行業(yè)資訊
我國建筑陶瓷面臨提升轉型 銷售走向新三樣模式
目前,我國建筑陶瓷企業(yè)數(shù)量已經超過6000家,年產量已達90億平方米,占到全世界建筑陶瓷總產量的三分之二,無疑已經成為世界建筑陶瓷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盡管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復蘇艱難,影響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2011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受政府宏觀調控和后金融危機的影響,增長速度減緩,使得陶瓷銷量減少了約四分之一,尤其是房地產對國內陶瓷市場的銷售影響顯著。人民幣升值、國際市場缺乏增長動力等等一切變幻莫測的因素使得做出口的企業(yè)不敢接長單,只能做短期的"保守"打算。但是,1月-7月,國內建筑陶瓷產量接近5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了28%,其中,甘肅、安徽、河南三省的建筑 陶瓷產量在總產量上漲中起到了"引領"作用。
如何面對建筑陶瓷銷售市場的萎縮和產品同質化雙重被動局面,恐怕要從"能源結構"、"原料結構"、"產品結構"、"銷售方式"和"環(huán)保措施"五個途徑來實現(xiàn)。譬如能源結構勢必要向低碳方面發(fā)展,將從目前"煤"、"混合煤氣"和"重油"的能源結構,向"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和"天然氣"等低碳能源轉 變,走低碳路線;產品結構勢必從"傳統(tǒng)地磚"、"二次燒內墻磚"和"外墻磚"老三樣向"超薄地磚"、"一次燒瓷片"和"保溫外墻磚(板)"新三樣轉變,走節(jié)約節(jié)能功能路線;原料結構也將從"長石"、"高嶺土"和"瓷石"老三樣向"工業(yè)廢渣"、"頁巖"和"污泥"新三樣轉變,走可持續(xù)路線;銷售方式,也將從"直銷"、"經銷"和"工程"老三樣模式走向"電子銷售"、"團購銷售"和"示范工程銷售"新三樣模式,積極適應微經濟時代到來的消費群體轉變。環(huán)保措施,將改變以往的僅僅盯住"煤氣酚水"、"拋光廢渣"和"原料運輸拋灑",而開始走向"裝備"、"工藝"和"過程管理"三結合的路線,譬如在建筑衛(wèi)生陶瓷 工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中提到的三類節(jié)能減排技術。
(好展會網 建筑建材專題 )
相關文章
- 2011第六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暨住宅社區(qū)數(shù)字化展覽會
- 第四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暨住宅社區(qū)數(shù)字化展覽會
-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建筑裝飾展覽會第九屆中國國際建筑陶瓷及衛(wèi)浴科技精品展覽會第十七屆上海國際酒店用品博覽會第八屆中國清潔博覽
- 2016中國國際智能建筑展覽會_展商名錄_展會會刊
- 2018第26屆中國(北京)國際建筑裝飾及材料博覽會_展商名錄_展會會刊
- 建博會強強聯(lián)合 東北建筑市場蓬勃發(fā)展
- 2011年第三屆中國(南寧)國際建筑裝飾博覽會
- 2012年上海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建筑裝飾展覽會
- 大型節(jié)能建筑及建材展覽會倒計時
- 第二屆建筑與住房展覽會將于2月底在杜阿拉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