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乙肝治療疫苗完成首階段Ⅲ期臨床實驗分析
【前言】由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醫(yī)學分子病毒實驗室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發(fā)的我國首個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乙克),近日完成第一階段Ⅲ期臨床試驗結果分析。本次臨床試驗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方法,在全國21家國家藥物臨床研究機構展開。
由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醫(yī)學分子病毒實驗室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發(fā)的我國首個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乙克),近日完成第一階段Ⅲ期臨床試驗結果分析。在經乙克治療后出現(xiàn)E抗原血清轉換的患者中,59.6%的患者病毒載量降至臨床陰性,84.4%的患者肝功能恢復正常,表面抗原水平下降,肝組織活檢及細胞免疫均出現(xiàn)炎癥緩解等,表明乙克對乙肝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本次臨床試驗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方法,以復旦大學及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為申辦方,由北京地壇醫(yī)院牽頭,杭州泰格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全程監(jiān)督,在全國21家國家藥物臨床研究機構展開。
據介紹,該試驗采用目前國際公認最為適合的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學轉換(與乙肝病毒復制密切相關的E抗原消失,并且出現(xiàn)E抗體)作為療效評價標準。研究團隊根據現(xiàn)行抗病毒治療(使用核苷類藥、干擾素)慢性乙肝患者治療期不少于一年的經驗,在Ⅱ期B階段臨床試驗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療程,即對慢性乙肝患者共進行了12劑乙克注射,治療期由半年延長為一年,隨訪6個月。自2007年9月首例慢性乙肝患者入組,至全部518名患者完成兩個療程治療及隨訪,歷時3年多。結果表明,患者E抗原血清轉換率乙克治療組與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雖然Ⅱ期B階段與第一階段Ⅲ期臨床試驗兩次結果的E抗原血清轉換率均高于未治療慢性乙肝患者自然轉換率,但還需擴大樣本量以進一步確證乙克的療效。
(好展會網 醫(yī)藥專題 )
其他新聞
- 國際能源機構報告:金融危機將壓制石油需求
- 強強聯(lián)合,共啟新篇|冰輪環(huán)境確認參展2022華東冷博會并舉行簽約儀式
- 西安動漫文化節(jié)社團動員大會召開
- 環(huán)境科學盛宴 云鏈技術受關注——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18科學與技術年會召開
- 一起開創(chuàng)孕嬰童大生意——經銷商經營實戰(zhàn)寶典
- 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建筑裝飾及材料博覽會的相關信息
- 2013中國最大國際綠色休閑食品及進口食品展覽會---7月鳥巢亮相
- 全球最大婚紗攝影盛會下月在上海隆重舉行
- 2012香港春季燈飾展的相關信息
- 湖南省2018年節(jié)能減排全省總動員,推進力度空前——郴州節(jié)博會全景聚齊